丹麥藍畫師的簽名
藍色用於許多皇家哥本哈根餐瓷的唐草彩繪。瓷器繪製需要在冗長且複雜的過程中,保持極佳的精確度和專注度。丹麥藍畫師花費四至六年學習其工藝技術。並在作品背後簽上畫師自己的簽名;乍看之下,繪製出的唐草圖案可能看起來相同,但每位畫師能夠立刻辨認出自己和同事的作品。完成之後的畫師個人簽名會再手繪上皇家哥本哈根的三條水波紋,代表三個丹麥海峽:桑得峽、大海峽和小海峽。
藍色用於許多皇家哥本哈根餐瓷的唐草彩繪。瓷器繪製需要在冗長且複雜的過程中,保持極佳的精確度和專注度。丹麥藍畫師花費四至六年學習其工藝技術。並在作品背後簽上畫師自己的簽名;乍看之下,繪製出的唐草圖案可能看起來相同,但每位畫師能夠立刻辨認出自己和同事的作品。完成之後的畫師個人簽名會再手繪上皇家哥本哈根的三條水波紋,代表三個丹麥海峽:桑得峽、大海峽和小海峽。
白底丹麥藍
18 世紀是陶瓷藍彩繪製的頂峰。當時,歐洲瓷廠向東方的中國尋求靈感,因為這裡的瓷器繪製傳統具有很深的根源。皇家哥本哈根(當時為皇家瓷廠)的創辦者 Frantz Heinrich Müller 也不例外。他從中國將風格化的菊花主題瓷器進口到丹麥,在丹麥發展並精製成群青藍的圖案,亦即今日所知的皇家哥本哈根唐草系列瓷器。
18 世紀是陶瓷藍彩繪製的頂峰。當時,歐洲瓷廠向東方的中國尋求靈感,因為這裡的瓷器繪製傳統具有很深的根源。皇家哥本哈根(當時為皇家瓷廠)的創辦者 Frantz Heinrich Müller 也不例外。他從中國將風格化的菊花主題瓷器進口到丹麥,在丹麥發展並精製成群青藍的圖案,亦即今日所知的皇家哥本哈根唐草系列瓷器。
藍色 - 小而大
在丹麥,我們將平邊唐草系列視為自身文化傳統的一部分,且我們都以某種方式與之有所連結。平邊唐草系列作品經由代代相傳,可見於許多丹麥的住家中。數個世紀以來,皇家哥本哈根製作了 1,500 到 2,000 種不同的瓷杯、瓷罐、瓷碗和瓷盤;全部都是鉅細靡遺的手繪作品。該系列中也有較特別的物件。在 1800 年代早期,平邊唐草系列十分令人嚮往,而且從洗臉盆到夜壺,到處都能發現這類圖案。
在丹麥,我們將平邊唐草系列視為自身文化傳統的一部分,且我們都以某種方式與之有所連結。平邊唐草系列作品經由代代相傳,可見於許多丹麥的住家中。數個世紀以來,皇家哥本哈根製作了 1,500 到 2,000 種不同的瓷杯、瓷罐、瓷碗和瓷盤;全部都是鉅細靡遺的手繪作品。該系列中也有較特別的物件。在 1800 年代早期,平邊唐草系列十分令人嚮往,而且從洗臉盆到夜壺,到處都能發現這類圖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