瓷廠延續了成功的事業。在 1925 年的巴黎世界博覽會,皇家哥本哈根展出了受到古埃及啟發的餐具,藉此再次獲得大獎。瓷廠許多藝術家的超現代設計皆有獲獎,這些作品通常以新技術製作。雕刻家 Gerhard Henning 獲得博覽會的 diplôme d’honneur (榮譽學位)瓷器獎。他製作高品質的塑像,描繪性感的女人,其姿勢通常是躺下或站在時髦的綠地上。隨後數十年,瓷廠在風格和品質方面都領先業界。瓷廠及其藝術家都獲得許多國際獎項。唐草系列仍十分受歡迎。
Susanne,雕刻家 Gerhard Henning 的作品,他在 1925 年巴黎世界博覽會獲得 diplôme d’honneur(榮譽學位)。
裝飾風藝術和功能主義
1925 年巴黎世界博覽會呈現的風格,日後稱為裝飾風藝術。其靈感源自當時一切新奇的事物:藝術上的立體派和表現主義、埃及圖坦卡門墳墓的挖掘、印加古城和阿茲提克金字塔。使用的裝飾包括金字塔、照明、z 形、鹿、小丑和跳舞的女孩,色彩較為鮮明,例如苦艾酒綠、蕃茄紅、黑色、象牙白和金色。與此呼應,國際上的現代主義也正在發展,在斯堪地那維亞稱為功能主義。其目標是創造機器製造的功能性物件,且不含可用來表達社會價值的象徵符號。功能主義本身成為前衛的象徵。
1925 年巴黎世界博覽會以及 1930 年斯德哥爾摩展覽的海報。
派對和狂歡時刻
中產階級減少了幫傭人數,因為他們需要更好的就業條件。如果雇用了一位侍女,必須也讓她做廚師的工作。幸虧有 Nilfisk 吸塵器和新的投幣式自助洗衣店,讓家務變得簡單許多。紡織品必須更加實用,且變得更小、更繽紛。餐墊、長條桌巾和彩色大桌巾更加受到歡迎。同時,中產階級的家庭主婦會一起參加主婦聚會,學習關於衛生和營養的知識,她們的工作和活動為自己贏得了另一種尊敬。這成為 20 世紀最重要的女性活動。社會傳統鬆動,變得更加自由。大家更常跳舞,在家中也會跟著收音機和留聲機演奏者的爵士樂起舞。然而,許多中產階級家庭——都市區域的商人和企業家——仍選擇以熟悉的唐草系列瓷器擺設餐桌,這些瓷器可能是家傳或新買的唐草系列,也可能是混合兩者。
侍女從備餐室看向在餐桌上乾杯的賓客。Erik Henningsen:The Lady of the House’s Birthday(為房屋慶生的女士)。1927 年。私人收藏
1130 種形式
雖然當時有風格時髦的新餐具,但皇家丹麥瓷廠自 1923 年以來的目錄仍包含了大量全花邊和半花邊的唐草系列瓷器。每位顧客都能從唐草系列當中,挑選適合自己的獨特風格。有至少 72 種版本的唐草系列瓷杯可供挑選,以及 169 種用於盛裝醬料、奶油、牛奶、油和醋的瓷罐。這正適合現今屬於個人的時代!
1923 年皇家哥本哈根目錄記載了 169 種適用於各種用途的唐草系列瓷罐